查看: 4791|回复: 8

陶母岗遗址

    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5-24 19:15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河南周口| 来自河南
我们的陶母岗
DSC_0000005.jpg

在岗上

在岗上
发表于 2011-5-24 19:47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新疆喀什地区| 来自新疆
小时候我也经常跑上去耍
回复 支持 2 反对 0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24 19:19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河南周口| 来自河南
这照片不错
发表于 2011-5-24 19:33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广东深圳| 来自广东
不知道在那,好像听说过
发表于 2011-5-24 20:32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广西南宁| 来自广西
顶,今年春节去了。
发表于 2011-5-24 20:53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河南郑州| 来自河南
将浦口的楼上
发表于 2011-5-25 19:53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河南周口| 来自河南
陶母岗遗址     陶母岗遗址简介   陶母岗遗址位于太康县城东南4公里毛庄镇陶母岗行政村,陶母岗遗址是一座集龙山文化、商文化为一体的远古文化遗存。属于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  陶母岗遗址是一高岗,面积约为8500平方米,最高处距地面6米,东西长131米,南北宽65米,位于太康县城东南4公里的于庄村和韦庄村之间,北距老涡河2公里,南距兰河1公里,遗址属龙山文化、商文化,还曾在岗内发现一些汉墓遗存。1963年,陶母岗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  陶母岗遗址保存基本完好,其北边断崖处遗迹、遗物丰富,暴露有灰坑、墓葬,文化层厚约6米,地面上散存的遗物主要有陶片,也有石器、蚌器。   龙山文化遗物属于生产工具的有蚌、镰和石刀。陶片以泥质灰陶居多,也有少量的夹砂灰陶,纹饰有方格纹及素面磨光。器形有罐、磨光灰陶觚形器、鼎,鼎足呈扁三角形。   商文物陶片以泥质灰陶居多,夹砂红陶次之,也有泥质红陶和极少量的夹砂褐陶。纹饰主要是粗绳纹。器形有罐、鬲、瓮、豆。在遗址南端采集到商代卜骨1块,为牛肩胛骨,烧灼痕迹清楚。 商代遗物有罐、豆、釜、圈足壶。   根据考古专家在遗址中拣到的大量陶片、器物可以看出,陶母岗遗址主要特征具有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性质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、原河南省文物工作队、周口地区文物科曾先后对陶母岗遗址进行过调查,这是一处内涵遗迹、遗物丰富的龙山文化、商文化遗址。   相传陶侃在此寻母   相传,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因战乱不想拖累陶侃,而随着大批流民一起四处流浪,靠讨饭为生,后来流浪到今天的太康一带。   随着全国战乱的平定,身为大将军的陶侃奏请皇上外出寻母,得到皇帝恩准之后,陶侃带着一班随从四处查访,后来打听到阳夏(今太康)西部兴隆镇(今太康县逊母口镇)时,得知老母曾在集镇东5里的一个村庄住过,陶侃立即来到这个村庄仔细询问。村民说,逃荒的人多,有一位老婆婆说过他的儿子姓陶,正在做官,村民只知道这位老婆婆朝东边走了。后来,村民才知道这位寻母之人就是当朝名臣陶侃。该村村名从此又叫“逃母营”,后来演化成“陶母营”。后人为了纪念陶侃这位名将,就把兴隆镇改名为“寻母口”,后来又成“逊母口”。   陶侃一行又朝东一路寻访打听,一天,他们来到太康城东南8里处一个村庄。当地村民得知陶侃的来意后,便领着他来到一个高大的土冢前。土岗一带有座孤坟,村民介绍说,有位老婆婆讨饭至此,拉家常的时候说起他的儿子是当朝大官陶侃,后来就病死在这里,村民就将她掩埋在此。陶侃听后悲痛欲绝,就奏请皇帝在此给陶母重新安葬。当地还传说,陶母之魂思归心切,原来的土岗日渐高大,后人就将此岗及其附近的小村叫做“陶母岗”。
发表于 2011-5-25 22:14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河南郑州| 来自河南
听说过,但是没去过,跟俺张集那边的固陵一样啊,也是个大冢啊……
发表于 2011-5-26 10:56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河南郑州| 来自河南
这照片,有点吓人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发表回复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【太康网】微信公众平台!
关注我们,每天有惊喜,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,即可关注,你还在等什么?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